投稿1個月后,文章被知網收錄!
高職碩講,馬克思專業,稿子給北大核心《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》發過,一直沒有消息。也投過教育類的核心,沒中。抱著試試的態度,投給了我們當地的日報。
其實文章質量還是可以的,不然也不會自不量力去投北大核心。也可能是單位受限了吧。發到日報后僅20多天就收到回信了,直接給的校樣稿,編輯改了幾個地方,比較合理,擬定周一發布。
文章周一見報(紙質),數字版也更新了,第二天就收錄到知網上了。
?? 實錄:投稿1個月后,文章被知網收錄! 真香系列了??!這個老師馬克思專業,單位還是高職的,非要發北大核心,撞到南墻開始知道回頭了。最后發當地的黨媒日報,一個月就上知網了。 現在的核心期刊越來越注重“被引量”,斷然不會錄用高職的稿子,這從第一步就被pass掉了。更何況老師還是馬克思領域,這個號稱“人特多,文難發”的專業,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,關鍵文章選題雷同很難寫出新意。 后來老師注意到職稱文件上寫有“在《人民日報》《光明日報》'等' 全國性重要報刊上發表學術文章和理論文章”這句話,或許報紙文章也都是認可的。帶著試試的態度發了當地的日報(這個是作者能直接接觸到,見效快回報高的資源),文章順利出版并且上網了,單位科研處的同事也給予該文章核心期刊同等分量的加分。 提到報紙,我們首先想到的是,報紙刊登新聞,那我們都是寫的學術論文應該發不了吧,即便能發,評職稱也用不了。 非也,單位對于報紙的認定,要求的都是“理論文章”,也就是說只要不是新聞,不是報道性的稿子,都是被認可的。 拿期刊舉例,單位一般要求發表學術論文,如果你在文學核心期刊發表一篇詩歌,雖然也是核心但也不會被認可。 發報紙文章,應該怎么選報紙? 《人民日報》《光明日報》理論版—— 基本沒戲,放棄吧!能發這兩個報紙的理論版,不是領域大牛就是高層人士,個別的好大學黨委書記之類的也可以發。 《xx日報》《xx晚報》—— 強烈推薦!這類報紙屬于是黨媒,級別分量都是比較高的,黨媒刊登的文章不會有政治錯誤,知網收錄很穩。每天出版的報紙版面都比較充足,一般投稿后2-3個月內必定會見刊,出版不會延后。要求不高,但必須是理論文章,這符合我們對于學術論文的定位。 《中國電影報》等行業大報—— 可以發!行業大報屬于中央級報紙,加分等于核心期刊。收錄快,選題范圍廣。